当前位置:首页>>规划纲要
新会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
 时间:2016-01-29 14:55:00

新会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(5

 

 

新会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

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

草案的报告

 

——2016127在新会区第十四届

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

 

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  李协民

 

各位代表:

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,向大会报告新会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,请予审查,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2015年,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落实东提西进,同城共融战略,“拼”字当头,真抓实干,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,圆满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和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

(一)经济保持平稳增长,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。1)全力促投资和稳实体,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。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19.94亿元,同比增长8.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.8亿元,增长8.1%;固定资产投资246.9亿元,增长15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.9亿元,增长11.7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.15亿元,增长12%2015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5位,比去年上升7位。(2)创新驱动加快实施。预计R&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.1%,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30.2%,新培育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新增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家、省新型研发机构和市院士工作站各1家。出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工作方案,区级扶持中小微企业各项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。全面落实收费清单制度,减免涉企性收费项目50项。

(二)改革继续深化,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。1)加快转变政府职能。深入推进政审批制度改革,公布实施“1+3”清单,厘清政府权责。启用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,完成备案项目立项143项,总投资达到156亿元。加快推进“邑门式”行政服务改革。完成会城街道与圭峰区合署办公,崖门镇和银湖湾合并调整。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。(2)深化商事制度等各项改革。实施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 登记制度改革,实有市场主体总数超过5.2万户,有效促进了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。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扎实推进,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。

(三)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。1)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。聚焦珠西战略,打造制造强区,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亿元,增长36%。广东南车获得国家CRH6A型城际动车组制造许可证,自主生产的首列动车组正式出厂交付运营。中集集团专用汽车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备案批复。富华工程装备制造、威立雅环保拆船等项目动工建设。(2)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.05%,星汇广场建成开业,美吉特商业综合体完成投资5亿元,万达广场正式落户。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完善,港口吞吐量超2800万吨、集装箱吞吐量超28TEU。打造6“美丽乡村”连片示范区,全区接待游客及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9%20%。(3)特色产业全面升级。成功举办第三届新会陈皮文化节和首届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。农业“互联网+”有新进展,京东商城新会馆上线运营。

(四)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,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。1)重点项目建设顺利。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6.27亿元,完成年度计划105.1%,动工率达到89%。省、市重点项目完成率分别为169%122%。以“七个一”1为目标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建设,银洲湖5+6”工业园区2建立统一开发管理机制。亚太纸业二期动工建设,银洲湖纸业基地产能提升至247万吨。崖门环保电镀基地78家企业投(试)产,投资35亿元的南区启动建设。中科创新广场、广东华糖项目动工建设。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总额超30亿元,增长超200%。(2)“大交通”项目稳步推进。全区交通基础设施投入21.7亿元,增长130%,江门大道新会段动工建设,睦洲大桥建成通车,银鹭大桥、小冈大桥扩建、七堡大桥扩建、深茂铁路新会段等工程进展顺利,江罗高速新会段动工建设。(3)发展后劲有效加强。成功举办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推介会,40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或签订协议,投资总额达226亿元。生物医药装备项目成功落户,新引入德奥车辆装备、克诺尔等8个超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。

(五)加快绿色低碳发展,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。1)生态环境不断优化。出台公园城市建设方案,建成“中国侨都潮人径”171公里、乡村绿化美化工程任务点39个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.4平方米。启动“学宫文心”保护发展工作,开展中心园林区改造。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,组织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。(2)节能减排扎实推进。基本完成八大行业减排和优化升级整治,落实高污染燃煤锅炉、黄标车整治工作。推进价格改革,完成阶梯水价、气价听证会论证,引导社会节约资源。3)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。盘活存量土地超1万亩,新动工单层厂房升级改造项目43个,新增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。“三旧”改造和村级物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。

(六)民生实事扎实推进,保障水平继续提高。1)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。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,获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,高考重点和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一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新会人民医院和古井卫生院实现区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,基本完成大泽、双水卫生院综合大楼建设。基本建成优质供水工程。(2)民生保障体系不断优化。全年财政民生投入35.87亿元,增长24.12%。加快“大民政”建设,区养老中心、儿童福利院正式动工。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,社保待遇逐年提高,城乡居民养老金等保障标准全面提高。城镇新增就业7026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5%。完成扶贫“双到”工作,投入帮扶资金1353万元。投入近3亿元开展“五改六有七提高”幸福新农村建设。

2015年,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,我区在新常态下保持较快发展,成绩来之不易,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。但也要看到,我区面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,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大,投资增长持续能力不强,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偏弱;产业结构与产业层次仍不尽合理,创新驱动能力不足;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将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1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

2016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五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、市委全会精神,落实市委、市政府打造“三门”、建设“三心”3目标,努力当好江门加快发展的主力军,做好“五个主动对接”,深入推进“高、大、中、小”四轮驱动4“东提西进,同城共融”战略,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,以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,以重微双驱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以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推动城乡一体发展,以落实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,以深化改革营造优良营商环境,推动新会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区发展条件,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,既不让经济失速,又为转方式和全面深化改革留出空间,经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紧密衔接,201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:生产总值增长9%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5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%,外贸进出口增长1%R&DGDP比重2.2%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2%以内,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,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目标任务。为实现上述目标,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:

(一)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深入实施《中国制造2025》行动计划,落实省“珠西战略”、市“珠西行动”,培育高端高质现代产业。(1)壮大装备产业集群。加快发展轨道交通、船舶和海洋装备、汽车零部件、集装箱四大产业支撑能力,重点扶持中车、中集、中交“三中”和富华重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加快打造千亿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,引领广东大广海湾先导区银洲湖加快产城崛起。推进生物医药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取得新突破,形成新增长点。(2)优化提升传统产业。做大做强健康食品产业规模,力促李锦记40万吨调味品和无限极增资扩产项目加快上马。加大“新会制造”品牌营销力度,引导传统产业实施品牌战略,开展古典家具、新会陈皮、小冈香和五金不锈钢制品十大品牌等评选推介活动,举办首届中国(新会)香业产业博览会,着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和知名品牌。(3)提速升级第三产业。推动美吉特城市综合体、万达广场、综合交通枢纽TOD等大型商贸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建设“美丽乡村”,推进圭峰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、陈皮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。落实房地产平稳发展措施,促进房地产去库存。(4)扶持企业正常生产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,落实国家降费清税政策,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行政事业性收费,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。落实促进外贸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,提高口岸通关效率,力促外贸平稳增长。

(二)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。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,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,努力扩大有效供给。(1)推动重大项目突破。全年安排区重点建设项目126项,其中正式项目97项,年度计划投资130亿元,重点推动富华工程装备、威立雅环保拆船、新会电厂、双水电厂“上大压小”项目、亚太纸业二期等投资超10亿元大项目加快建设。打好交通建设攻坚战,推进总投资超450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,推进珠西综合交通枢纽、江门大道新会段建设,配合建设深茂铁路、中开高速等项目,全力打造珠西枢纽。(2)加快产业承载平台构建。强化产业发展载体,重点打造银洲湖“5+6工业园区,集中优势资源,加快3个万亩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发建设,建设崖门环保电镀基地汽车零部件和高端电子园区,积极申报珠西化工集聚区。(3)开展精准招商。瞄准轨道交通装备、智能制造、精细化工、健康食品等我区未来重点产业发展领域,抓好招商引资,落实 “双创双引”项目建设。(4)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。加快企业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,积极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,加快推进智能制造“互联网+,以设备更新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,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%上。

(三)狠抓重点领域改革攻坚。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,落实供给侧改革,全面激活经济动力。(1)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推动转变政府职能、简政放权,进一步放宽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准入,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。加快推进“邑门式”行政服务5,构建“123”行政服务6新模式,建成12个镇(街、区)“邑门式”公共服务中心,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。(2)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。探索开展交通、能源、城建等PPP模式试点,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。积极促进政银企合作,鼓励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和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。3)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。推进“互联网+农业”,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、物流平台建设,打造京东农村电商2.0示范点。

(四)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。(1)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着力引进培育综合性研究院、研发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,争取设立国家级轨道交通研发中心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家以上,专利申请1100件以上。深化产学研合作,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加快推进中科创新广场建设。(2)落实“雏鹰”计划。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,启动“小微双创”标杆示范工程,以“冈州创客”核心基地建设为切入点,打造“一核心、五重点、一个平台”7

(五)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,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努力改善生态环境,打造美丽湖湾。(1)优化城市空间发展布局。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,形成“会城+内湾+外湾”层圈式城市发展格局,会城重点构建一轴三心 8发展格局。(2)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。强化水、大气、土壤综合保护,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。建设海绵城市,启动万亩小鸟天堂湿地公园项目,开挖新会城河。完善城区排水系统,整治城区水浸问题,完成大洞口水闸主体工程。建设洁净城市,开展治污工程,统一编制城区水网、供排水、截污管网规划,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扩容。3)稳步推进宜区城乡建设。打造城区一环七纵七横”9路网格局,推进公交一体化。建设公园城市,打造城市绿化景观,加快中心园林区升级改造,推进石涧公园二期建设,新改建一批村(居)公园。加快小城镇扩容提质,力争完成投资25亿元、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,实现建制镇墟镇规划面积比2012年扩大一倍。开展新一轮幸福新农村五年规划完成130条自然村建设任务。开展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,综合整治各镇重点河涌,完成崖门、睦洲等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。

(六)扎实办好民生实事。加快建设小康社会,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(1)落实民生保障。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,加快建设区养老中心、儿童福利院。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。继续坚持扩大就业,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,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,推进公立医院改革,落实“全面二孩”政策。实施城乡统筹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。进一步统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。(2)建设文化强区。突出千年古郡特色,挖掘新会历史文化,打造学宫文心。积极参与中国侨都建设,打造“侨梦苑”新会品牌,深化“十个一”文化品牌形象。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、教师交流制度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。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,加快筹建会城东区学校和新城名校。(3)不断推进社会创新治理。全面推行社会管理“重心下移”,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,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管理。建成“邑家园”试3个。深化“平安新会”建设,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强应急管理,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。

各位代表,“十三五”的蓝图已经绘就,号角已经吹响,让我们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真抓实干,开拓进取,锐意创新,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!


【名词注解】

1.“七个一清理一批土地(项目)、规划一张蓝图、配建一套标准设施、推行一条龙服务、建设一批重点项目、打造一支专业队伍、实施一套分类考核办法。

2.“5+6工业园区:5个核心园区,包括新会经济开发区、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、银洲湖纸业基地、崖门环保电镀基地、中小型船舶产业基地;6个扩展园区,包括司前装备产业园、大泽装备产业园、罗坑装备产业园、珠西化工集聚区、精细化工园区、崖门粤澳合作产业园。

3打造“三门”、建设“三心”:“三门”新一轮改革发展的“开放之门”,粤西进入珠三角的“方便之门”,珠三角通向粤西、广西乃至大西南的“辐射之门”;“三心”珠江西岸新的经济中心、创新中心和城市中心

4“高、大、中、小”四轮驱动:“高”,即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,推进珠三角(江门)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。“大”,即坚持近攻远谋,推动广东(江门)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,努力上升为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。“中”,即紧扣“中国制造2025,大力引进和支持大中型龙头企业落地发展,建设中欧(江门)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重大发展平台。“小”,即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、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,打造“江门特色、广东标杆、全国示范、国际平台”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。

5“邑门式”行政服务:“一个窗口受理、一条龙服务、一站式办结”的行政服务。

6.“123”行政服务:即一窗通办、审批网与电子监察网两网融合、三单管理行政服务模式。

7.“一核心、五重点、一个平台”:“一核心”即“冈州创客核心基地”;“五重点”即“五大重点基地”,包括崖门新财富环保电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、司前五金不锈钢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、会城五金机电创业创新基地、新会陈皮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、银湖湾休闲农业科技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;“一平台”即江门市智能装备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。

8.“一轴三心”:以启超大道为轴,北部圭峰名山绿心、中部学宫文心、南部万亩小鸟天堂田园绿心。

9.“一环七纵七横”:“一环七纵七横”:“一环”,即江门大道中—江门大道西延线—南门公路—规划路1—紫霞路—规划路2—龙湾路;“七纵”,即城西一路—新桥路—三和大道、中心南路—启超大道、紫华路、北安路—南安路—工业大道、东庆路、侨兴路、圭阳路;“七横”,即会城大道—东侯路—圭峰东/西路—城北路—西门路、冈州大道、新会大道、振兴路、同德路、明德路、今洲路。